发布时间:2008-02-28 09:24:48.0 阅读人次:3591次 【打印本稿】
棒材春早人勤创高产 |
|
本报讯 元月份,棒材厂扎扎实实做好职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全月内共轧材92480吨,各项经济指标如下:成材率达102.30%,作业率86.70%,负偏差率4.20%,达该厂元月份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开门红。 棒材厂早在年初就对各旬的工作做了系统的安排,根据元月时长的特点要求全厂上下行动起来,不骄不躁,再续辉煌,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精细管理,用科学的发展观对照三钢发展的形势,开源节流,深挖潜能,走内涵式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轧制细晶钢水平,减少冷条,继续摸索业已完善热压延工艺的规律,优化导地形、辊环孔型,改进穿水冷却系统改善成品实物表面质量,管理创年活动中,大胆创新实践;二是动员各车间科室寻找各自的“短板”,节约一切可节约的支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细节上节水、节电、节煤气,控制办公费用支出,提高备用的装配质量,强化责任心和反应能力,将各处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快速消除;三是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作业率,认真控制好负偏差轧制,促使生产运行在高位运行;四是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强化安全责任制,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春季工作的特点,紧绷安全这根弦,宣传好安全也能出效益这一理念。通过各种载体进行全方位寻找差距,使作业率达86.70%。煤气耗143.02立方/ 吨。在生产组织中多方协调精心设计本月的品种轧制顺序。采取“人盯机”的策略,对负荷较大的精扎区域进行勤调整,对可能出现“开花头”的初轧区域进行增员值守,果断处置。在设备维护人员和四个轧钢作业区的共同协作下,无断辊事故的发生,从工艺角度出现的故障明显降低,这些基础保障有力地支撑全厂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生产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生产部对14螺切分生产现状进行认真总结,通过不断提高作业长的操作水平和应变能力,力求减少失误,牢固树立“三班为一线”的一盘棋思想,在工艺上采取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尽快扭转了生产有所不稳定迹象,使14螺切分产量上一个新台阶。 电气自动化部对设备维护以及点巡检工作做的比较好,设备进行稳定,使生产顺行得到保证;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作业率,平同期历史记录,这主要得益于全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尤其在新的考核制度下,调动了全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作业线上形成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使生产一路攀升,同时也得益于领导干部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为一线生产排忧解难,使内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元月份生产喜人,保质、保量、保安全地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元月份棒材厂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作业率,成材率,合格率,热装率,均比上月有所提高,冷条率比上月下降。水、电耗比上月略有下降,达到了分厂领导的要求。生产走势频闪亮点,挖潜降本活动确实收到实效。 (通讯员 张龙) |